导入数据...
 
四川师范大学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
[四川师范大学网络与信息化管理处]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4年9月20日
  查看:2258
  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及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和《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行动计划(2011-2020 年)》的部署,加快推进我校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工作的推动作用,增强我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服务和引领基础教育的能力,现就加快推进我校信息化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对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中央把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有关部门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加快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完成了信息化基础平台、信息化应用系统、校园一卡通等项目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学校2013 年入选了第一批四川省教育信息化试点高校。但是,在信息化不断推向深入的过程中,也暴露出部分单位对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缺乏统一指导和总体规划、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畅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我校信息化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信息化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和引擎工程,对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校通过信息化建设,将进一步普及和深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校务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应用,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服务手段的深刻变革,推进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育思想观念的进步,对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同时,随着国家信息化战略的不断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也明显加快,中小学在信息化硬件条件改善的同时,对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教学应用平台产生巨大的需求,我校作为师范院校,要引领和服务基础教育的发展,实现建设国内一流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的发展目标,必须顺应形势需求,加快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增强信息化服务基础教育的能力。

二、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发展任务,进一步普及和深化信息技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务管理和服务领域中的应用,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服务方式的深刻变革,为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2.主要目标:到 2020 年,以新一代校园网为核心,建成覆盖全校的宽带网络和无线网络,网络运行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建成互动学习无处不在、优质资源触手可及、信息数据实时共享、校务管理透明高效、网络文化丰富多彩、生活服务便捷周到的“智慧川师”。信息化整体上达到国内同类高校先进水平,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三、基本原则

1. 归口管理,协同配合。坚持学校对信息化工作的统筹领导,实行信息化管理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处分工协作,形成归口管理和协同推进的管理体制。

2. 整体规划,重点推进。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做好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重点建设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可共享的特色教育教学资源和管理服务平台。

3. 深度融合,引领创新。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全面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深化综合改革中的引领带动与支撑服务作用。

四、重点任务

根据学校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学校重点推进 “三化四平台”的建设任务,即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电子校务平台、信息化基础教育资源与应用平台、信息化基础设施及公共管理与服务平台等七个领域的建设。

(一)本科教育信息化建设

推进本科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建设,充分利用高水平的在线网络资源,探索实施网络学分认证制度,加强精品课程、图书文献、教学实验平台等信息化建设和共享,加快对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不断创新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建设

推进研究生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培养过程的深度融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推进学科工具和平台的广泛应用,培养创新拔尖人才。

(三)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

推进继续教育数字资源建设和共享,为全社会各类学习者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着力探索继续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模式和运营机制。加快信息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探索网络教育学院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模式,利用信息化完善成人函授教育、高教自学考试、现代远程教育,探索建立遍及城乡的一站式、多功能开放学习平台。

(四)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建设

着力促进我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共享资源,大力推进研究实验基地、大型仪器设备、科技资源、数据文献共享,推动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和协同机制,不断完善信息化条件下的科技创新体系。

(五)电子校务平台建设

建立电子校务平台,推动学校管理规范化与校务公开,支持学校服务与管理流程优化与再造,提升管理效率与决策水平,提高办学效益,支撑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学校服务师生的能力和水平。

(六)信息化基础教育资源与应用平台建设

关注基础教育信息化实践趋势、理论动态与技术前沿,把握基础教育对教育信息化的现实需求,整合我校学科专家和技术专家力量,研发满足基础教育需要的优质特色数字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应用平台。探索教师专业化发展新模式,逐步普及专家引领的网络教研,提高教师网络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领和服务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

(七)信息化基础设施及公共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

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技术和服务水平。推进信息资源中心建设,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统一、安全、跨平台、跨应用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一个信息安全保障及服务体系,保障信息系统及资源中心的可靠运行。

五、组织领导

为加大我校信息化建设的保障力度,确保信息化项目的顺利实施,学校决定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组织管理体制,加强统筹规划与部门协调,实现信息化工作的整体推进。根据需要,调整现有的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设立信息化建设专家组和专项行动小组。

(一)信息化领导小组

信息化领导小组是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领导与决策机构,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信息化、宣传、教学、科研、后勤、安全工作的校领导担任,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 贯彻执行上级主管部门关于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指示和部署,研究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指导、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

2. 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和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现状,拟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战略和宏观规划。

3. 讨论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问题,审定学校信息化发展方案。

4. 审定和发布学校信息化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

5. 统一协调学校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统筹推动学校信息化发展进程。

6. 指导、授权学校各单位开展信息化工作,检查督促学校各单位对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执行与落实。

(二)信息化推进办公室

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信息化推进办公室,挂靠网络与信息化管理处,负责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分管信息化工作的副校长任信息化推进办公室主任,网络与信息化管理处处长任常务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兼任办公室副主任。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工作职责:

1. 根据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学校信息化整体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分阶段实施方案,提交信息化领导小组审议。

2. 制订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标准。

3. 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重大项目的计划立项、经费预算、总结验收与推广应用。

4. 组织专家对学校信息化建设重大项目进行可行性和科学性分析评议。

5. 督促学校各单位信息化制度、信息化应用、信息化队伍建设等工作。

6. 开展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三)信息化建设专家委员会

为增进学校信息化战略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积极有效地推动信息化发展进程,设立信息化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由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担任。专家委员会工作职责:

1. 按照信息化领导小组要求,就提交信息化领导小组审议的重要文件进行会前咨询评议。

2. 负责组织有关专家,接受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咨询,就我校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建议。

3. 根据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委托,对学校信息化发展战略、政策和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

4. 对国内外教育信息化问题进行跟踪和超前性研究。

(四)信息化专项行动小组

根据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设立对应的专项行动小组,指定牵头单位与协同单位,共同推进信息化建设。

1.专项行动小组构成

1)本科教育信息化建设行动小组:教务处牵头,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网络与信息化管理处、图书信息中心协同。

2)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建设行动小组:研究生院牵头,教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网络与信息化管理处、图书信息中心协同。

3)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行动小组:继续教育学院牵头,教务处、网络与信息化管理处协同。

4)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建设行动小组:科研处牵头,发展规划与对外合作处、网络与信息化管理处协同。

5)电子校务平台建设行动小组:学校办公室牵头,各职能部门协同。

6)信息化基础教育资源与应用平台建设行动小组:教师培训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牵头,发展规划与对外合作处、师培中心、网络与信息化管理处协同。

7)信息化基础设施及公共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行动

小组:网络与信息化管理处牵头,各职能部门协同。

2. 专项行动小组职责

1)跟踪了解本领域信息化建设方面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动态。

2)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与本领域工作的深度融合,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3)做好本领域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调研和初步规划。

4)协调本领域信息化建设项目申报、建设和运行维护的有关工作。

六、保障措施

1. 加强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推进信息化的基本保障。学校将重点造就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信息化师资队伍、专业队伍、管理队伍,为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持。一是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帮助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明确信息化专业人员岗位职责,制定相应的评聘办法,强化信息化专业人员能力培训;三是提升管理队伍信息化水平,加强中层干部信息化领导力和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升管理队伍信息化规划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

2. 加大经费投入。学校将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各种资源整合和统筹,增加信息化建设投入。同时,统筹安排信息化经费使用,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支出重点,合理分配在硬件、软件、资源、应用、运行维护、培训等各环节的经费使用比例,实施经费投入绩效评估,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3. 规范项目管理。进一步规范项目建设程序,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今后,项目管理分为五个环节:一是申报,各行动小组申报信息化建设计划及经费预算,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审核、统筹建设项目;二是评审,信息化推进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建设项目进行评审,报信息化领导小组审定确定立项项目;三是经费划拨,信息化推进办公室根据立项项目向计财处统一申报预算,经费下达后,划拨至项目执行部门,若涉及政府采购,统一向采购部门申报政府采购计划;四是建设,项目执行部门负责项目建设实施,信息化推进办公室按项目计划检查进度,发布进度简报,协调处理有关问题;五是验收评估,项目执行部门建设完成项目后提出申请,信息化推进办公室组织专家组、运行维护部门、使用单位等进行验收,对已经建成的项目进行效益评价。

4. 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推进信息化工作的改革力度,创新工作体制机制,通过机制创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调动多方力量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积极探索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参与信息化建设与服务的机制和模式,形成学校主导、多方参与的保障机制。



四川师范大学

2014 9 17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网络与信息化建设网】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