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学校举行人工智能赋能学校创新发展研讨会
时间:2025-05-19 15:25:20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   查看:37

5月16日,学校在成龙校区学院办公楼123会议室举行人工智能赋能学校创新发展研讨会,副校长陈佑松,成都理工大学网络与信息化处处长邓晓宇四川大学教育创新改革办公室主任刘黎物理系97级校友文通智慧教育公司董事长罗文通,学校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教师代表30余人参加会议

主题分享环节,3位嘉宾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精彩分享。邓晓宇以《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创新发展之成理探索》为题,介绍了成都理工大学推进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应用的经验。该校按照大平台、大支撑、大融合、微服务(三大一微)的总体建设思路,构建砚湖易办、问渠学堂、珠峰智研三大智慧空间,推进教学与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提升学校现代化治理能力。面对AI发展,学校出台人工智能赋能学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强化AI基座建设,构建人工智能+“学科创新发展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数智治理体系”,通过系列活动在校内营造良好生态氛围。刘黎以《智能时代:从技术赋能到教育认知的升维》为主题,介绍四川大学以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教育教学的创新实践。该校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教育空间和在线开放课程,“1+5+N”特色打造大川学堂智慧教育平台;AI时代来临,学校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育、制度保障、教师发展、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等方面出台AI赋能的系列举措,涌现了一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打造“零基础-熟运用-能创新”AI课程体系,建立基于大数据和AI的学生评价系统和虚实融合泛在学习空间。罗文通结合基础教育场景,分享AI在智能备课、精准教学、个性化评测等环节的创新应用,提出“技术赋能减负增效,人文价值引领方向”的基础教育转型思路,为高校服务基础教育数字化提供了实践参照。

在交流发言环节,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教务处、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基础教育研究院负责人和教育科学学院教师代表,介绍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数字教育现状和不足,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学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交流了推进人工智能应用的认识思考、探索实践和思路举措。

陈佑松在讲话中指出,教育数字化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工智能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先后出台系列重要文件,对推进教育数字化、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在这个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学校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学校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他强调,一是强化顶层设计与跨部门协同治理。完善“学校统筹、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制定AI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方案,推进AI在校内的规模化落地应用。二是推动学科交叉创新与文科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人文”“智能设计”等交叉方向融合AI技术,赋能传统学科转型升级,构建“AI+学科”知识生产体系。三是锚定师范特色,构建“AI+教师教育”引领体系。将AI技术深度融入师范生培养,提升教育数字化设计能力,依托基础教育平台在智能教学场景研发中发挥引领作用,平衡技术工具性与教育人文性。

作者:王静   编辑:邓鹏飞   审核:何志龙   终审:龚学文